新闻详情
滑模施工对水泥有哪些特殊要求?
滑模施工中,水泥需满足混凝土凝结时间、早期强度增长以及和易性等方面的要求,以适应滑模工艺连续快速施工的特点。具体要求如下:
· 凝结时间
· 初凝时间:一般不宜早于 1.5 小时,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振捣和抹面等操作,避免在模板提升前混凝土就开始初凝,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拉裂等缺陷。
· 终凝时间:不宜迟于 4 - 6 小时,以便在模板提升后,混凝土能较快地达到一定强度,承受自身重量和上部混凝土的压力,防止出现变形、坍塌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 早期强度:水泥应能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一般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后数小时内就能达到 0.2 - 0.4MPa 的出模强度,这样才能保证模板提升时,混凝土表面不被拉坏,且能稳定地支撑后续施工荷载,便于滑模施工的连续进行。
· 和易性:使用的水泥应能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良好的流动性可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易于在模板内流动和填充,便于振捣密实;黏聚性和保水性好则能防止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泌水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整体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性能。
· 稳定性:水泥的性能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包括强度稳定性和成分稳定性。强度稳定性确保每批次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能满足滑模施工要求且波动较小;成分稳定性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一致性,有利于滑模施工质量的控制,避免因水泥性能波动导致混凝土性能变化,影响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
· 水化热:对于大体积水泥库滑模施工,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水泥水化热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发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上一条: 如何判断水泥是否满足滑模施工要求?
下一条: 煤仓滑模的市场